每當有一個新規格的管子投產時應先確定離心工藝制度。首要是確定離心機的轉速、離心時間、是否采取分層布料等,然后在生產中不斷總結給予以調整至接近工藝參數。
1、離心速度:離心機一般分為慢、中、高三檔速度。慢速的作用是使投入管模中混凝土料在離心的作用下進行均勻分布;快速是在離心力的作用下達到排水、密實;中速為慢速向快速轉換的過渡階段,起承上啟下的作用。
2、離心時間:慢速以喂料時間為準,可適當延長幾分鐘,使混凝土攤鋪平整;中速時間一般取2-5分鐘;快速時間則應根據所取轉速、采用的水泥品種、混凝土配比、車間溫度等綜合考慮制定,再根據制管效果不斷予以調整。
3、分層投料:管徑較小,管壁較薄如在50-60mm一下一般取一次投料即可;當管壁較厚時應采用二次或三次投料。
(1)減輕內外分層現象,分層投料以后,因為每次離心的料層薄,骨料搭接層相應減薄了,料層容易排水,所以混凝土的剩余水灰比可以降低,密實度提高,混凝體強度、抗滲性提高。
(2)分層投料后,在管內壁形成一個水泥漿層,此層收受不到蒸汽對它的干縮破壞作用,對保證管壁的抗滲性起到很好的效果。
4、承口成型方法:
離心制管承口的形成與承口的喂料次數有密切的關系,建議采用兩次布料或三次布料,以利于混凝土中的水分排出,使承口的內表面質量較好。
(1)承口采用兩次投料時,為減輕露砂現象次投料厚度(離心后)盡可能大些,控制在距離b點3-5mm為宜。投料時(離心前)高度應控制在b點相平或者高于3mm以內。
(2)從保證承口各項質量要求來看,三次投較好。采用這種方法時次投高度不一定控制很嚴格,在工作面b點以下3mm范圍內即可。因為第二次投料砂漿可把斜面填至b點以上。在第三次投料和離心后,立面就不會出現露砂現象了。